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

query-nlp 牛人

tony /
分类 | 朋友 
标签 | 语言  query 

neel sundaresan

http://labs.ebay.com/neelsundaresan/ neel sundaresan是ebay研究实验室的Sr. Director & Head. 2005年加入ebay。 加入Ebay之前是a startup focused on multi-attribute fuzzy search and network CRM的联合创始人。 论文:http://www.blogjava.net/katsutou/archive/2012/02/18/370232.html RecSys2011-《Recommender Systems at the Long Tail》(Session: Keynote Talks)

Greg Linden

Geeky Ventures的创始人,Principal at Microsoft, Live Labs,Founder & CEO at Findory.com Senior Manager & Principal at Amazon.com。 他发明了 Amazon 的推荐引擎。他的学术作品超过1600词引用。上过《new york times》、《华尔街》等。 推荐系统必读论文《Amazon.com Recommendations: Item-to-Item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有691次引用。 blog:http://glinden.blogspot.com/

Paolo Boldi

query改写方面的大牛。 The query-flow graph: model and applications (Citations: 35) 引用最多的文章居然是: The webgraph framework I: compression techniques (Citations: 145) 米兰大学计算机系的副教授 个人主页:http://boldi.dsi.unimi.it/

Joseph A. Konstan

麦克奈特大学教授 CHI Academy (2011-) ACM Fellow (2008-) http://www-users.cs.umn.edu/~konstan/ 微博上被转载很多的论文《Recommender systems: from algorithms to user experience》

Ricardo Baeza-Yates

He is ACM Fellow and IEEE Fellow. 此人是率先研究关键词推荐的人物之一。 开始在 University of Chile 的Web Research 中心,后来去了yahoo研究院,领导在 Barcelona, Spain and Santiago的yahoo研究院。 Ricardo baeza的主页:http://www.dcc.uchile.cl/~rbaeza/。 Query Recommendation Using Query Logs in Search Engines (Citations: 101) Extracting semantic relations from query logs (Citations: 73)

Doug Beeferman (s)

研究query聚类的先驱。 论文引用数量叹为观止啊。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of a search engine query log (Citations: 289) 他是lycos搜索引擎公司的研究员。一个古老的搜索引擎 http://www.se-express.com/about/lycos.htm。 他后来还是去了Google,居然去搞语音搜索了。见论文《Google Search by Voice: A Case Study》 主页:http://www.dougb.com/ 这人的主页很温馨,搞了很多家庭的链接。

Ed. T. Jaynes

提出了最大熵的模型 Adam Berger 《A Brief Maxent Tutorial》 A Maximum Entropy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itations: 1305) 国内有张乐博士的最大熵实现,c++代码写的很好。

Alpa Jain

yahoo研究院数据挖掘少有的女人。 关键词推荐和补全有不少的研究,简直是这方面yahoo最新的接班人。

周涛

27岁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于200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汪秉宏教授和张翼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 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信息物理、人类动力学和群集动力学。 2005年发表的论文《Epidemic spread in weighted sacle-free networks》获《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8年评出的近5年来最高引用论文奖。截止到2011年5月,论文 SCI总引用次数超过1600次,他引超过1200次,H指数为21。目前只看过他两篇论文《个性化推荐系统》、《solving the apparent diversity-accuracy dilemma of recommender systems》

最大熵模型求解与Della Pietra兄弟

Stephen Della Pietra, Vincent Della Pietra 完成最大熵模型的参数求解方法 IIS(The Improved Iteration Scaling Algorithm)。经典论文《A Maximum Entropy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它是由Adam L.Berger及Della Pietra双胞胎兄弟等提出来的。 《Inducing Features of Random Fields》 是第一第二作者。

《The Improved Iterative Scaling Algorithm-A Gentle Introduction》。

Adam berger

http://www.cs.cmu.edu/~aberger/(卡内基梅隆大学,好像只是一个PHD,没有说是教授什么的) 最大熵的经典论文:《A Maximum Entropy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第一作者Adam berger。 最大熵的IIS算法 Adam berger。但是这个算法不是达拉皮垂兄弟发明的吗?为什么算法推导是他写的? 《The Improved Iterative Scaling Algorithm:A Gentle Introduction》

前面介绍了经典了最大熵算法,接着介绍图模型中的第三个经典算法--HMM ( hidden Markov models)。 这个领域李开复是著名人物之一。 李开复 http://blog.sina.com.cn/kaifulee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写了24篇论文。 他的成名论文,语音识别的 《Speaker-independent phone recognition using hidden Markov models》,被引用340次。

John D. Laffert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这个大学搞图论的人真是多啊。)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Machine Learning, and Statistics 条件随机场的经典论文第一作者。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Segmenting and Labeling Sequence Data》

每年都有人对CRF的综述感觉不满意,因此不断有人重写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的介绍。 2007年 《Classical Probabilistic Models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Roman Klinger ;Kartrin Tomanek http://www.roman-klinger.de/


前一页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