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so busy year
2013-3-9
通过@微盘 下载了@许扬逸Dijkstra 分享的"MacOS X 背后的故事.pdf",推荐给大家!
2013-3-31
在上海貌似喜欢Joanna的人确实更多一些,到了上海站,在一家macdonald里查看地图时,听到了这熟悉的jazz声。
光华楼前的草坪,凉风吹来,感觉极好。楼里的自修环境也不错,很安静。
甜爱路上的爱语
外滩上的艺术品
上海第一天,上海站-》复旦大学-》鲁迅公园(甜爱路,多伦路,虹口足球馆)-》南京路(外滩)-》上海站。
第一次坐上海地铁,有2个事情很惊讶,卖发票的很猖狂跟和尚念经似的,大家买车票前还要计算改买多少钱的票。
第一天的感觉,魔都没有传说的那么炫,大家说的应该都是对旧上海的映像,现在的上海和北京一样,是个快速发展的超级大城市,问题也很多。但是上海有黄浦江苏州河,比北京多了不少灵气,让城市生活更有乐趣。
大师的洞察力确实很强,将nlp最本质的原来给清晰的表达了出来。看了collins的language modelling和hmm后,最近一直糊涂的几个问题终于搞懂了。假期一定要把这个讲义看完。
2013-4-1
今天的路线:上海站-》中山公园-》静安寺(百乐门)-》南京西路-》人民公园 淮海东路-》淮海中路(淮海路,思南路)-》常熟路(长乐路,新乐路)-》复兴西路(武康路)-》交大(华山路)-》徐家汇(天主教堂)-》衡山路(余庆路)-》上海站。 一路行走了近9个小时。
传说中的百乐门,和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很渺小。网上对上海的描述,难道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吗?像这样的古董,还是在电影里看的更有感觉。
南京西路上的商店,像这样的小洋房,无论自己开店,还是在公司上班,感觉都狠惬意。
老图书馆很有气质,交大的波折历史。今天的上海和北京,互联网。很多感慨。
2013-4-2
不管怎样,上海的商业气息更浓一些,但是魔都的文化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上海和北京一样,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尽管富裕的上海人,更懂得享受生活。
一个城市没有水流,就没有生命,没有广场,就没有灵魂。上海之所以还在被人津津乐道的和北京比较,认为比北京更有色彩,我觉得还是源于黄浦江和苏州河。像南京路淮海路这种商业街,决然不会成为一个城市生活的乐趣,常熟路衡山路这种小洋房,肯定还是和国外差距太远。
在上海逛公园的2点好处,这2天摸过一些公园的植物叶子,灰尘确实少很多,路边的石头也可以随便坐。公园的铁栅栏质量稍好一些,破顺的概率也小不少。搞文艺的人也要多一些。
GF最期待的常熟路和衡山路,两旁的法国梧桐还没有长出叶子,那些小洋房显得有点单调,失去了色彩。正如交大给我的感觉,绿色太少,明显没有复旦光华楼前的草坪给人那种大学的应有感觉。
周一的上海地铁,也不是特别挤,不知道是不是我赶的时间不太好。或者是上海的公共交通确实贵不少,大家都自觉的住在离公司较近的地方,不像北京那样,住在天通苑的去东单上班,住在宋家庄的去惠新西街上班,总是在来回折腾。想起嘉铭桐城那条路,那个公园,一年四季总是拆来修去的。
2天上海之旅的感觉,没有特别激动,或者是期望太高了吧。旅游人看到的永远是一个城市的表面,最不重要的部分,城市的真正内涵,需要你每天去生活,去体味。我狠好奇上海如此复杂的交通,公园也都不大,但他们仍然活的比北京人有滋味,除了环境没有那么差以外,还有什么呢?
2013-4-3
昨天网络不给力,今天补个昨天的行程:上海站-》香港路住宿-》外白渡桥人民纪念碑-》陆家嘴南滨江-》世纪公园-》张江科技园-》明珠广场东方既白晚餐-》轮渡回家休息。
大城市的水环境真是个大难题。苏州河还是比黄埔江干净很多,看到有些人在用粘网捕鱼,但到了下游,也开始出现很多漂浮的垃圾和些许死鱼。
黄埔江确实给上海带来了很多色彩,滨江大道上,确实是情侣散步的好地方。看看江水和外滩陆家嘴的建筑风情,繁忙的航运,很是惬意。
张江科技园的环境建设很不错,特别是金科路上,绿化很好,梧桐树和棕榈树间隔,2旁科技公司的办公楼错落有致。东郊花园那边的别墅群风景很好,很现代,就是比常熟路上的围墙高出很多。
在明珠广场第一次见到东方既白,夜里去点了一份小鸡真菌饭,口感还不错。轮渡时看看外滩和陆家嘴的建筑群,很有大上海的感觉。我对高级购物商场不感冒,自然风景和建筑艺术还是挺感兴趣的。
经过3天狂走,上海主要路线都走过了。今天主要是想看看菜市场和河边公园:苏河湾两岸公园-》人民广场-》新天地(老西门)-》豫园-》虹桥火车站-》大润发港澳店-》虹桥住宿。
早上的苏河湾,风景还是不错的,可惜公园面积太少,尤其过了四川路桥后道路变窄,只有一睹高墙,没有绿地,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河水。从这来看北京的公园建设不错,大概是政府更强势一些,可以经常的拆掉重来。
发现了上海和北京的一个大不同:人民大道上,上海市政府前面有几处围观群众,上去瞅了一下,很震惊。
人民广场也算是上海中心之地,周围高楼林立,难得有这么个大地方,老百姓路过来乘凉很不错。
上海的大润发挺多的,但主要分散在偏远市区,今天下午专门去了港澳店,路途很远,生意较冷清,没有北京名族园的好。不知道上海市中心的老百姓一般都去哪些地方购物呢?
东方魔都之旅,已经过了4天,整体感觉,没有带来多少惊喜,但相对北京确实有些好的东西。一些细微不同,确实体现出作为国家都城和人民城市的不同,但这里毕竟也是中国,看多了其实也差不多。又或许我只是一个旅行者,还不算真正了解魔都人的生活吧。
2013-4-6
又在上海闲逛了2天,今天回到北京,空气质量差距很明显,立马带上了口罩。
2013-4-7
6天的上海之旅,总体感觉还是比北京好一些,更适合生活。当然也没有网上评论的那么大差距,除了自然环境以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大上海,但这里都是在中国。
回家第一天,立马发现的2点差距,北京的灰尘太多,地铁太挤,费用太低的原因吧,感觉北京总是喜欢住在地铁的一端,然后工作在另一端。上海就好多了,分布的比较均匀。至于原因北京人应该很明白了。
这几天玩疯了,明天继续搞研究了。collins的讲义还没有看完,这周务必要完成。还有pmers的一堆需求。